【官方】2022年太原师范学院中国史接收调剂研究生
太原师范学院2022中国史接收调剂研究生
调剂专业
研究方向 | 类型 | 学制 |
历史地理学 | 学术型 | 3年 |
中国古代史 | 学术型 | 3年 |
中国近现代史 | 学术型 | 3年 |
专业介绍
中国古代史方向
研究领域一:宋辽金元民间信仰
通过田野调查,运用历史人类学研究方法,展开宋辽金元时期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空间建构关系的研究。
研究领域二:明清环境史
收集整理地方档案及碑刻、文书等文物资料研究明清环境史,揭示人口、社会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中国近现代史方向
研究领域一:晋商与山西地方社会
重视田野调查及民间文献收集,以社会史的视角,揭示晋商与山西地方社会的关联与互动。
研究领域二:山西乡规民约及民间信仰
对山西乡规民约及民间信仰展开研究,发现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地方样本,为多元化理解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问题提供借鉴。
历史地理学方向
研究领域一:历史流域学
发挥传统研究优势,建立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体系,揭示人地关系的演变规律,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研究领域二:边塞文化研究
结合山西近畿临边历史区位特点,以民族迁徙与历史盛衰为切入点,探究山西文化的历史发展规律,揭示山西在国史上的地位及对中华文明形成的独特贡献。
关于我们
太原师范学院历史系是以本科师范教育为主、非师范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的院系。现有历史学(师范方向)和文物与博物馆学两个本科专业,有中国史(学硕)和文物与博物馆(专硕)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获山西省重点学科、山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山西省一流课程等重点扶持。
师资力量
中国史学科现有校内研究生导师21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7人,占比81%。山西省教学名师1人,山西省学术带头人1人,山西省“131”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1人,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1人,第十二届政协山西省委员会文史专家1人,山西省高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1人。
校外研究生指导教师4人,分别为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山西人民出版社编审、山西师范大学教授以及山西省博物院讲师。
此外,历史系还是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山西省历史学会,山西省长城保护研究会的副会长、秘书长单位,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辅导员队伍和一支服务意识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辅队伍。
科研学术活动
科研成果
近五年历史系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省部级及其他项目100余项,科研总经费超300万元;承担省级教改课题6项,校级教改课题38项,总经费40余万元;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以上期刊论文60余篇;获山西省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和优秀奖2项,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山西省“百部(篇)工程”奖5项。
学术活动
2014年,历史系青年教师共同发起成立“山右论坛”。论坛以共同学习、共同研讨、共同促进科研活动为宗旨,以促进学术交流为目标。目前,“山右论坛”已连续举办35期,为教师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为科研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2021年4月,中国史研究生在“读书与治史”读书会的基础上发起成立“日知”研究生工作坊,并制度化、常态化。“日知”研究生工作坊每学期举办一次,将成为中国史硕士研究生学术交流、开拓视野的重要平台。
研究生培养质量
中国史学科积极探索“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谋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质量。近几年学生们已取得主持或参与多项山西省研究生创新项目、山西省文旅厅项目以及太原师范学院研究生创新项目,获得国家奖学金等丰硕成果。同时积极开展“山右论坛”、“读书与治史”和“日知读书会”等活动,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不仅如此,学生们还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服务山西,社会耦合度高,并获得了极高的社会评价。
调剂方式
请有意向申请调剂且初试成绩达到本学科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待调剂系统正式开通后在中国研究生招生网http://yz.chsi.com.cn/全国硕士研究生调剂系统及时填报调剂志愿。进一步信息敬请关注太原师范学院研究生处的相关通知。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0351—2886450(办公室)
18734823123 (张老师)
18700936526 (武老师)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大学街319号
欢迎大家加入我们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责任编辑: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