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暑期夏令营的通知
为促进全国各高校相同专业与相近专业及交叉学科优秀大学生的交流,选拔优秀学生到北理工求学深造,特举办北理工"化学与化工”暑期夏令营。夏令营期间,将举行包括学术报告、参观访问、师生交流等系列活动,使大家具体了解我校化学与化工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科研方向。通过深入接触与全面考核,一是提前选拔应届优秀推荐免试学生到我校本学科攻读研究生学位,二是鼓励和支持优秀学生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其成为我校本学科的科研主力军和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一、申请资格:
1、全国重点大学的化学、化工、生物、药学等相关专业的2017级本科生,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30%;
2、政治思想品德合格、身心健康,英语水平良好;
符合上述申请者,若具备下列条件,将优先录取:(1)本科阶段在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或获科研成果奖励、或在全国重大竞赛中获奖者;(2)达到所在高校推荐免试生要求。
二、申请办法:
1、申请者需递交如下申请材料:
(1)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2020年暑期夏令营活动申请表(见附件,请勿更改原表格式),加盖所在院系或教务处公章,签字齐全;
(2)所在学校教务处盖章的成绩单原件;
(3)专家书面推荐信1份(副教授以上),格式自定;
(4)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获奖证书复印件及其他科研成果证明材料;
(5)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2020年暑期夏令营信息采集表
2、申请材料提交方式
(1)《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2020年暑期夏令营活动申请表》提供word版本、签字盖章后的pdf扫描版各一份;(2)-(4)项材料请清晰扫描或拍照存为pdf或jpg文件;(5)《信息采集表》提供excel版本,内容确保真实准确;以上材料打包(文件夹命名方式:学校名称-姓名)发至邮箱:liyaxin_bit@163.com。
3、报名截止时间:2020年7月12日。
4、入营材料审核:入营审核工作由“化学与化工”学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重点考察申请者学业水平、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确定150名入选者名单。
5、录取通知:夏令营组委会将于2020年7月14日在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网站(http://cce.bit.edu.cn/)上公布审核录取结果,并以邮件方式通知录取同学。
三、营员福利:
1、获得所在学校推免生资格的优秀营员,可直接录取为我院推荐免试研究生。
2、未获得所在学校推免生资格的优秀营员,如报考我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且入学考试分数达到我院相关学科专业复试分数线,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3、录取为我校研究生后,按照我校新生奖学金政策提出申请,硕士第一年最高8000元、博士第一年最高10000元。
4、第二年及以后基本学制按我校研究生奖助体系执行:
(1)学业奖学金:硕士最高8000元/年、博士最高10000元/年。
(2)国家助学金:硕士6000元/年、博士15000元/年。
(3)学校助学金:硕士4000元/年、博士10000元/年。
(4)助管、助教岗位津贴:硕士800元/月、博士1000元/月。
(5)国家奖学金(硕士20000元/人、博士30000元/人)和徐特立奖学金(50000元/人)执行学校相关规定;社会捐助奖学金参见研究生院网站“研究生有关的社会捐助奖学金”或咨询相关承办单位。
(注:奖学金政策如有调整,以学校相关通知为准)
四、活动安排:
2020年7月16日-18日,为期3天(若因特殊情况有变化,以邮件通知为准)。
日期 | 活动项目 | 地点 |
7月16日 | 线上报到 | 腾讯会议 |
7月17日 | 夏令营开幕式、学院介绍、化学与化工学科前沿讲座和邀请学术报告,优秀学长交流会 | 腾讯会议 |
7月18日 | 学院及学科实验室参观,综合面试 | 腾讯会议 |
五、相关说明:
1、本次活动由研究生院主办,化学与化工学院承办。
2、本通知安排如与学校其他重大活动冲突,以学校活动优先。
3、未参加本次夏令营的同学,成绩优异并获得所在高校推免资格的,可向我院提出面试申请,学院进行审核,并定期组织面试。通过面试的学生,可享受夏令营优秀营员同等待遇。
4、联系方式
电话:010-81381268/69
联系人:田老师、李老师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化学与化工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40年创立的延安自然科学院化学系和1920年建校的中法大学化学系。现学院拥有化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在QS国际排名位列150-200名,在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位列A-(并列第8),化学学科在ESI国际评价系统TOP1%的全球机构中位列第173位(1.33‰)。
学院现有教职工1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5人,教授(研究员)42人,博士生导师6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海外高层次领军人才1人,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入选者6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入选者4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
学院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应用化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物理化学为工信部重点学科,应用化学为工信部重点专业;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261人,硕士研究生515人,本科生384名。学院历年来培养毕业生一万五千余人,其中涌现出多位两院院士、省部级领导、上市公司负责人等优秀校友;近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8%以上。
学院现拥有原子分子簇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转换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化学电源与绿色催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特种分子纳米科学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基础化学教学实验中心(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技术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理工大学-英国女王大学新能源与新材料联合研究实验室等研究创新平台,为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企事业合作专项等科研项目300余项,近五年到校科研经费2亿余元。年均在Nature、Nat. Catal.、Adv. Mater.、Nat. Commun.、Angew. Chem.、J. Am. Chem. Soc.、Proc. Nat. Acad. Sci. USA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ESI学科篇均引用366次,位居全校第一。近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4项。年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
附:部分杰出人才简介
李泽生,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化学。在量子化学多体理论、高分子固化和标度理论、含时多体理论及应用、重要离子—分子反应微观机理、染料敏化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理论设计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近400篇。承担了二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973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1993年获得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曾任中国化学会理事、理论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物理化学学科专家评审组成员。现担任中国化学会理论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分子科学学报》和《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编委等。
孙克宁,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主要在能源化工领域从事能源电化学重大技术攻关,在能源的存储、转化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3项,省部级奖8项。在Nature Comm.、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Nano Energy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340篇,他引近6000次,2014-2019年连续六年获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能源领域)。主编学术著作2部,教材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项。
杨国昱,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暨百人计划”入选者、卢嘉锡优秀导师奖、中科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连续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2014~2019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化学科学领域)。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2 项(授权9 项)并在Chem. Rev., Chem. Soc. Rev., Acc. Chem. Res., Coord. Chem. Rev.,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ChemComm, J. Mater. Chem., Chem. Eur. J.及Inorg.Chem.等主流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430余篇(被他引10000 余次),单篇最高引用800余次。主编《氧基簇合物化学》专著一部,同时撰写多篇专章。
权恒道,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国家特聘专家,博士生导师。一直从事保护大气臭氧层和低温室效应含氟化合物开发与应用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并参与国际、国内重大科研项目十余项,在氟化学、催化和新材料等领域拥有多项原创性技术,其中8项技术已被国际、国内知名公司采用并实现产业化,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授权国际发明专利50多件,国家发明专利28件,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为国家培养氟化工领域专家20多名。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省部级2等奖1项。目前主要研究工作:1.SF6替代物的开发与应用研究;2.电子领域高纯含氟特气的开发与应用研究;3.新一代环境友好含氟材料的开发及系列氟化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陶军,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Chem. Soc. Rev.,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相关工作曾被Nature和Chem. Rev.杂志的文章引用和正面评价,并被国外同行编入有关专著。
王博,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导,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高能量物质前沿科学中心主任。于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美国密歇根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分别获硕士、博士学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第二批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北京青年五四奖章。从事新型纳米多孔材料、开放框架聚合物理论与设计及其在关键分离过程、环境防护以及能源气体生产与储能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在Nature、Science等学术期刊上发表60余篇论文,论文SCI他引超过9500次;获美国授权专利6项,获中国授权发明专利3项。担任军委科技委项目首席科学家,担任国际IZA 学会MOF常务理事,中关村氢能技术联盟副理事长,中国交通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会理事。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学报等杂志编委。
张加涛,教授,博士生导师,北理工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与绿色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理工大学首位徐特立特聘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优秀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06年清华大学化学系理学博士,2006-2011年先后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及美国马里兰大学做博士后及助理研究员工作。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hem. Rev.、Nature、Science、Nature Nanotech.、JACS、Angew. Chem.、Adv. Mater.等国际顶级SCI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研究工作他引4000多次。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优青/面上项目等8项。担任中国材料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纳米材料与器件分会副秘书长,Energy Materials Advances 期刊副主编,Prog. in Nat. Sci: Mater. Inter.、Rare Metals SCI期刊编委等。2019年获得IUPAC新材料及合成distinguished award奖。主要研究领域:纳米材料化学与光电新能源、生物应用,主要从事半导体纳米晶化学界面合成、组装及其在新能源、生物医用等方面的性能应用研究。
相关附件
2020年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暑期夏令营信息采集表.xls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2020年暑期夏令营活动申请表.doc
【责任编辑:珍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