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考研,专注于提供及时、精准、可靠的考研信息

保研夏令营 | 专家推荐信:保研夏令营 如何获取招生“情报”与联系导师?

2026考研真题资料免费分享群:3群-2025年布丁考研复试

招生咨询和联系导师是获取保研相关信息的基本途径。想要完美地实现保研之梦,除了依靠过硬的自身条件,还需要有足够的信息和“情报”作为支撑。

如果不了解意向院校的保研招收情况,缺少必要的导师信息,不能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实时调整自己的计划,那么结果很有可能就是一阵手忙脚乱之后败兴而归。所以,招生咨询和联系导师这个环节应当引起大家的充分重视。

那么,如何进行招生咨询和联系导师?需要获取哪些信息?在咨询和联系过程中又需要注意些什么?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一一支招。


招生咨询

如何巧妙获取招生信息
广泛获取招生信息才能有的放矢,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专业和导师。获取招生信息的途径很多,信息搜罗的全面性至关重要,为大家提供以下途径:

1. 官方渠道
(1)意向院校、院系的官方主页:重点剖析历年招生简章、招生大纲等政策文件;
(2)保研论坛·夏令营板块:每年夏令营期间都会有汇总各大高校、院所的官方最新夏令营消息的帖子更新,供大家查阅。
(3)如果对于该院系的招生信息仍存有疑惑,或者该院系最新政策未出,又或者新近从国外引入一些师资,可以直接与负责研究生招生工作的老师和研究生导师联系,咨询最新的招生信息。

2. 非官方渠道
(1)往届师兄师姐的推荐:刚刚参加过夏令营、推免的前辈们手中都有大量的资源,同时对院校的最新情况也有较清晰的认识和记忆,所以及时取经是关键,比如从前辈们口中得知意向院校的QQ群、导师联系方式等信息;
(2)小木虫论坛等专业主流论坛:青年导师一般也喜欢在论坛上发布一些招生信息,所以要注意搜罗各大论坛招生信息;
(3)招生咨询类杂志;
(4)网络搜索引擎:百度、谷歌等直接搜索关键词“XX学校2017年招生简章”,“XX学校XX学院2017年夏令营”等等。

如何进行咨询
在正式投递简历前,一般要进行招生咨询,根据咨询了解到的情况确定自己拟投递的学校、院系和方向。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招生咨询就像打仗前的侦察工作一样,非常重要。侦察工作做得全面,打胜仗才能有把握。

1. 咨询前的准备工作
咨询时,一些学生只会提“你们学校录取几率大吗?”或者“我……,这是我的情况,我能不能报考贵校?”之类的问题,把机会白白浪费了。因为在录取结束之前,招生学校也不知道今年投递简历学生数量和质量,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不会得到明确答案的。

进行咨询前,首先要认清自身的情况,比如所在的学校、平时的成绩、学科偏好、有无科研经历及科技竞赛经历等,其次要梳理罗列想要咨询的问题,比如学校的筛选规则、直博生是否需要本校外推名额等等,问题要尽可能详细。

至于学校的概况、专业设置等能够通过阅读宣传材料或查阅学校网站了解到的信息,尽量不要在咨询时作为问题提出来,以免被认为准备不够充分从而留下不好印象。

2. 招生咨询细节
在进行招生咨询的时候,一定要注重礼貌,态度友好地展开对话。

无论是电话、邮件或者现场咨询都要注意礼貌称呼,如果称呼不当或者根本没有称呼,会降低对方对你的认可。其次,自报学校、姓名即可,避免冗杂的自我介绍,直入询问主题。询问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同时可以准备纸、笔,以便随时记录。此外,过早过晚或者午休时间都要尽量避免电话咨询。

3. 咨询问题汇总
供参考的咨询内容:
(1)招生流程:报到时间、食宿安排、初复试安排;
(2)师资力量,能否调剂,硬性条件要求;
(3)夏令营拟招收学员数;
(4)录取结果公布时间;
(5)学校住宿条件,实验室设备情况;
(6)直博、硕博、学硕或专硕学费问题及缴纳方式;
(7)集体户口安排、档案邮寄等相关问题;
(9)生活补贴(学校补贴/导师补贴)情况;
(10)校内科研气氛及毕业生去向。


如何联系导师

联系导师的作用
提前联系导师,有助于学生和老师之间相互了解。学生可以向老师自我推荐,争取给对方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可以更加深入了解老师的研究领域,咨询到一些关于自己在专业上发展的建议;可以了解导师手中的招收名额,并预测自己被录取的几率。

对于文科而言,如果之前没有能够证明自己学术能力的经历,那么联系老师一般意义不大;而对于理工科,有些院校很看重提前联系,有些则更看重学生面试的表现。

这与接收单位的“传统习俗”相关,如果接收单位倾向于给导师更大权力,那复试更像是走过场,这样的单位一般是直博或者硕博连读的比较多。

如果接收单位习惯通过统一复试来进行录取,这样就相对公平地来选择考生中最优秀的一部分来录取,录取之后再分配。所以对于是否应该提前联系导师,大家心中应该有个“度”,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正确看待“套磁”
一些学生在套磁的过程中只注重通过套磁了解导师历年录取情况,而忽视了通过跟老师的交流给自己一个大概的定位。也有一部分学生高估了套磁的作用,总是期望利用套磁让导师了解自己,然后直接拿到通过复试的保证。

事实上,套磁一般只能增加老师对你的好感,无论老师多么欣赏你,也不一定会在复试之前给你通过复试的承诺。

套磁不是magic,导师无法给你一个肯定的答复。因为导师并不能通过简单的邮件交流彻底地了解你,除了成绩、排名、论文、项目经验等能以书面形式展现的信息外,很难深入了解你真实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等其他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导师是不会给你任何关于复试通过概率的暗示的,所以希望大家调整好发邮件和等待邮件回复时的心态:在写邮件的时候逐一实现套磁的各种功能,目的性要强;在收邮件的时候,不去期望得到太多,期望越小失望越小。下文中,我们将更详细地为大家介绍关于“套磁”的内容。

联系老师的合适时间
一般来说,在大三下学期的5—6月份就可以着手准备联系老师。可以先做前期调查,通过查阅各高校网站的导师信息、咨询学长学姐等方式选择几位老师,暑假期间就可以开始联系了。

当然,有的学生在9月份开学后才开始联系,甚至不联系,最终也成功保研。不过综合考虑,还是建议大家开始得早一些,为自己多争取一些机会。

获取导师的联系方式
导师的办公室、实验室、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信息,一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① 相关院校网站、校园网、科学网、各大门户网站等;
② 院校招生办公室;
③ 查询导师发表的论文,如果是通讯作者,一般会附有联系方式;
④ 高校导师信息库。(可以在“保研论坛·联系导师”版块查看相关帖子);
⑤ 由导师所在院校的学生提供;
⑥ 由学生所在院校的老师提供。

初次联系导师的注意事项
发给导师的第一封邮件,犹如他见你的第一面,所以大家理应予以重视,对于邮件的标题和内容都应该仔细斟酌。

第一封邮件没有必要过于冗长,但要突出主题,包含最重要的信息。正文简要地介绍个人基本情况(学校、院系、成绩、排名等),可以附上成绩单;谈谈对专业的理解以及选择院校和该导师的原因。要做到真实、不说大话,同时又比较深刻。可适当介绍个人的科研经历,并表示对导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有志于朝此方向发展,请导师给予指点。最后,可在正文末尾附一份简历,并将其PDF格式以附件形式附在邮件中。

此外,第一次联系导师时可以先不明确提出去导师那里读研的想法,以免将来更换导师或同时联系别的导师时产生麻烦。等到与导师进行几次邮件沟通之后,觉得时机成熟了,再表达读研的意愿。

邮件标题要简洁明了,以免被当成垃圾邮件而直接删掉。不要群发邮件,否则体现不出对导师的重视和尊重;加之由于要要联系不同的导师,稍不注意还会把邮件内容搞混误发,如此一来就给导师留下了极坏的印象。

另外,建议不要对邮件做如下“设置”:
要求回执。一些学生担心导师没有收到自认为“特别重要”的邮件,就在邮件中特意添加了要求对方发送回执的设置。殊不知,这样的设置容易让导师感到不尊重。

自动回复。一些学生习惯对邮箱设置自动回复,便于对方确认邮件是否发送成功。但是在与导师联系的过程中,没有实际内容的自动回复可能会给本来就很忙碌的导师带来不愉快。

“套磁”时与老师讨论的内容
在给导师发过第一封邮件后,要和导师保持联系。此时的联系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套磁”了,核心主题是:证明你是一个有思想、有想法的准科研人,而不是一个只会学习、只有成绩的学生。

后续的邮件可以围绕以下内容与导师进行讨论:
介绍自己的学术经历和今后的计划,突出个人特长(引起导师兴趣)。找到自身闪光点是关键,这样才能脱颖而出;对自己在邮件中提到的学术研究经历要非常熟悉;要给导师一种比较实在但又对学术科研充满热爱的感觉。

询问导师接下来一年的招生计划。往年的招生计划、导师的研究方向等问题则是事先应当了解清楚的,不应询问导师。如果导师接下来一年有名额,那么可以继续下面的套磁。

向导师汇报自己目前在做哪些方面的准备,但是在专业上还有一些问题仍不清楚,希望导师给予指导。就这一点而言,可以询问的内容有很多,建议结合自身情况和专业特色加以考量。较为通用的问题如:哪本专业书比较适合继续深入学习,哪些方面需要再着重提高,等等。

讨论自己习读过的导师的论文。在与导师讨论时要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态度谦逊,体现出好学的精神;掌握文章思想而不是着眼于细节,因为对于一名没有经过严格科研训练的本科生而言,对很多技术、实验方法等细节不了解很正常,千万不要花费过多精力去弄清某一技术如何实现等细节而忽略了大局;多和自己以往的学术经历结合,证明你是最适合导师方向的不二人选。

讨论你所关注领域的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这方面往往无法突击,考验的是知识面和积累程度,需要对学术科研保持长期的关注。你有可能会在交流过程中发现自己其实不适合这位导师的方向,转而改投他人,这是对自己今后研究生生涯的一种负责任的行为。

向导师询问复试的形式、范围等相关内容。经过此前的多次交流,如果导师对你比较欣赏,一般会提供一些信息。这方面也可以通过与往届的学长学姐交流而获知,因为同一院校同一专业的复试,变化不会太大。

【责任编辑: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Email予以更改或删除。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X考研政治刷题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