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考研,专注于提供及时、精准、可靠的考研信息

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经验:我的二战拼搏之路,中科院自动化考研经验分享

2025国科大考研真题资料免费分享群:3群-2025年布丁考研复试

      在这篇文章里,我不打算按照初试和复试的模式来叙述,因为对于一些问题,比如学习方法,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就不再赘述,但如果必要的话,我们可以私下交流经验。我主要挑选一些大家可能关心的问题,尽可能客观地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我的情况
  我本人毕业于985高校,一战失败后转战中科院自动化所。今年非常幸运地录取到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模式国重”)。这不是重点,我主要想说的是,报考自动化所的往届生很多,很多人都是辞职考研或者再战考研,大家的经历五花八门。自动化所的老师们非常开明,他们一般情况下不会介意你的过去,在我面试时,一个老师亲口谈到这个问题,因为他本身就是工作后考进来的。所以无论是辞职还是再战,作为往届生的你不用担心被歧视的问题。如果你是应届生,那么你很可能要面对身经百战的大叔们的挑战,很刺激。

  二、出身问题
  先说下今年的情况,34人被分为两组参加面试,我们模式这个大方向一共19人。我大致看了一下名单,985的考生应该能占到6成以上,其中不乏名校,比如中科大、北航、北理、哈工大、南开、中南、华南理工、西工大、北邮等(排名不分先后)。19个人之中只能录取13人,在这13人之中复试排名前5名有资格进入模式国重。

  所以说,竞争非常激烈,注定有985考生被刷。据听说,一位400+(我们大方向共4人400+)的985考生复试被刷,而一位来自某省属高校的考生被模式国重录取。你可以看到,出身只作为参考,不起决定作用,复试非常关键。

  关于出身,我是这么看的。一个人本科学校的层次大致反映了他/她高考前一定时间段内的学习成绩或者说学习能力(不考虑考砸了或超常发挥)。你可以回想一下中学、大学时代的各种考试,除个别人、个别情况之外,大部分学生的成绩排名会稳定在一个区间之内,用概率来讲的话,一个以往每次排名都很靠前的学生,在下一次考试中的排名靠前的可能性会很大。

  这就是为什么老师们在选人时会参考你的本科学校和专业,本科成绩,考研成绩,是无可厚非的。如果这些数据都忽略不计的话,你让老师怎么去了解你这个人呢?实事求是地讲,如果你的本科是好学校,本科成绩不错,考研专业课和数学成绩很高,老师们对你的第一印象是不会差的。

  三、公平
  如果说只看了上面一段话,你很可能会误认为自动化所很看重出身,网上发牢骚、抱怨的帖子也不少,甚至有人说“非985、211,自动化所你考不上。”所以,我把公平单独拿出来谈谈。

  首先,不必过于看中所谓的出身。前面介绍过,我们模式这个大方向上19个人面试,985考生占6成以上,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本科出身几乎谈不上什么优势,因为大家的情况差不多。反倒是本科学校不怎么出名的考生更容易让老师们眼前一亮,如果再加上复试的时候发挥的好一些,是很有可能逆袭的,就像前面介绍的某省属学校的考生录取到模式国重一样。在北京的几天,通过和其他研究所的同学聊天,我觉得自动化所的生源是相当不错的,而且在推免的过程中,所里已经招进了足够多的名校的学生,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再用本科出身作为标准去卡这帮统考生。不像某些高校,生源差,遇见了985考生就像见到宝贝一样。其次,复试的流程非常专业,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考生。

  在复试之前,研究所会让考生填写一份类似于简历的个人情况表,其中有一个个人自述,能让考生更加全面的展示自己。复试的第一天会进行心理测试、专业水平测试,又要填各种表(背景、各种认识、自述),总之,这一套下来,你会觉得自己的全部都在那几张纸上了。这些内容都将成为第二天面试时的重要参考资料,老师们人手一份。复试成绩由在场老师们打分决定,十几位老师打分的平均数(去掉最高和最低)就是你的复试分数,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你联系了某位导师而得到较高的分数。你所联系的导师在复试现场的可能性也不大,除非你联系的是刘成林老师,他是模式国重主任,面试主考官。最后我想说的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做最困难的打算,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可能的结果。遇见一些挫折就抱怨这个抱怨那个,不如问问自己当初是否准备好。

  四、科研、项目经历
  相信很多考生会关心这个问题,担心自己的“平庸”会成为一个不小的劣势,因为我当初就为这个东西发愁过。我本科期间参加的科研活动不多,参加过两次校级数模竞赛,做过一两个课程设计,在实验室待过半个月,除此之外几乎没什么亮点。和那些提前进入实验室做课题的同学或者参加过各种国内国际竞赛的同学来说,我的经历简直不值一提。

  和导师见面时,我直说:“我目前唯一不自信的是自己的项目经历,我很担心自己会因此而受影响。”老师只是笑了笑,说没必要太在意这个东西,它只作为参考,不起决定作用,展示出自己的优势即可。虽然导师说没什么,但是我还是不大放心。直到和参加复试的同学们见了面,才认识到确实没必要担心,因为真正做过值得推敲的项目的同学,少之又少,也就是说,除去个别人之外,大家都差不多。我的一个研究生同学曾有过一句调侃的话,我觉得有几分道理:”在老师的眼里,本科生做的那些东西绝大部分都很水。“

  有过丰富的项目经历确实是一个优势,不管怎么样,至少说明这个学生有想法,对某个东西感兴趣,肯花时间,动手能力有保障。没有的话也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因为你的品行个性、学习经历、学习成绩、考试成绩等等都将是重要的参考,你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去展示自己的优势。

  五、联系导师
  复试前该不该联系导师?那还用问。

  初试前有没有必要联系导师?很有必要。

  联系了没回复怎么办?管那么多干啥。

  对于这个问题,我自认为比较有话语权,因为我在初试和复试前都联系了导师,而且本科期间和我们系主任聊过这个问题,他的观点是:一定要联系!

  大概在去年9月份,自动化所保研面试前后,我给心仪的导师发了邮件,表达了报考意向,询问了一下是否留有统考招生名额,并附上我的简历。结果导师只回复了一句“欢迎报考”。实际上,初试前联系导师的目的就是让他/她知道一件事:有个叫xxx的傻小子/傻丫头想给我打工。所以,你管他理不理你干嘛。复试之前我主动找老师见面,结果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已经通过以前的那封邮件了解了我的一些信息,这足以说明一点:他没有删我的邮件。最终,我顺利地成为他的学生。有个另外录取的同学,邮件联系的老师一直没回复,但最终还是跟了那位老师。而被录取又没有联系导师的怎么办?等,等所里给安排。

  六、面试
  如果你因为初试考了比较高的分数就觉得自己稳了,那就错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可以说,面试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考生的去和留以及留在哪个部门(当然必定会参考其他信息)。我将重点谈几个问题,给大家提供些参考,依旧尽可能做到客观地叙述。

  1、面试方式
  自动化所采取分组面试的形式。在复试线公布之后,上线的考生填写自己的志愿部门,比如复杂国重、模式国重、类人脑等等。这些部门分为两个大方向:控制和模式。所里根据考生的志愿进行分组,1组为模式,2组为控制。两个组在智能化大厦不同的地点同时进行面试。今年模式方向19人,控制方向15人。(Bytheway,模式方向居然全是男生。)两个组录取率基本保持一致,分别为13/19和10/15。模式组复试成绩前5名进入模式国重(前提是一志愿为模式国重),其余8人进入类人脑工程研究部等其他部门,控制组类似。每个人大约15~20分钟的时间,其中包括3分钟的自我介绍。进屋之后坐在椭圆形会议桌的一段,复试专家齐刷刷地坐在两侧,大概有10多位,那阵势足以让人心跳速度瞬间提升两个档位。

 2、英语
  研究生部老师:“如果你觉得你的英语说的比汉语还要好,那就说英语。但是,考研英语成绩非常高或者比较低的同学有可能被问到英语问题,其他人不被问英语的概率为99%。”事实也的确是这样,印象中一位英语成绩比较低(50多)的同学被问到“支持向量机”和“中国科学院”的英文怎么说。

  个人认为自动化所面试非常务实,不流于形式。不像有些高校研究所那样,用英文作自我介绍或者回答问题,基本上和考察背诵没什么区别。

  3、自我介绍
  这个3分钟的自我介绍非常关键,它有可能直接决定了你们接下来谈话的方向和内容。老师们看似在低头看你的资料,实际上他们也在仔细听你的介绍,找他的兴趣点,然后针对某个问题提问。所以,研究生部的老师前一天嘱咐我们一定要把证明自己能力(尤其是学习)的“干货”拿出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或者拿不准的东西尽量不要讲。

  我是这样想的,这3分钟的时间十分宝贵,应该尽可能去全面地展示自己的优势,尤其是多讲一些自己提交的资料上所无法反应的信息。我见过很多自我介绍的模版,大部分都是废话连篇。比如“我学习努力,平均分xxx,获得过xxx奖”,“我追求进步,是党员,是xxx干部”。这些东西在提交的成绩单和个人情况表中都写的清清楚楚,老师们看的见,何必再啰里啰嗦地说一遍?老师们个个火眼金睛,治学都非常严谨,用不着你再提醒一遍。所以面试之前,我给自己一个指定了一个指导思想:

  ①尽可能不说废话(姓名什么的除外);

  ②尽可能体现自己的优势,模棱两可的不说,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说。比如对于学习这件事,我本想提一下自己的两次数模获奖,但是最终决定不说,因为我自己都觉得太水了,禁不住推敲。

  虽然没了“亮点”,但总比逮着强得多啊。可能有的同学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和眼界,满嘴跑火车,说了一通自己都不大熟悉的东西,结果可想而知,准被逮个正着。好像有一位同学在自我介绍中重点提到了毕设,可能他觉得那是体现他能力的地方,结果,老师当场怀疑他有没有认真做那个毕设。我不大清楚真实的情况,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那位同学并没有理解他所做的东西。

  在整个的自我介绍中,除了课程设计,我几乎没有提到任何关于学习的信息,因为我觉得自己的本科成绩和初试成绩可以表明我的学习能力,无需多言。结果刘成林老师让我讲了课程设计的情况,我回答的还可以,因为这个东西是我亲自做过的,它没有多高端的理论,但是真实,怎样想的就怎么答。在我介绍自己的过程中,有两个女老师曾经忍不住而发笑,我就越来越自信,因为她们从我口中听到了有意思的、独一无二的信息。我的自信和放松也使得后面的提问环节进展的很顺利。

  因此,我建议来年参加复试的同学们,一定一定认真对待这2、3分钟。

  4、数学
  没错,自动化所老师喜欢数学好的学生,也喜欢在面试中问数学问题,这可能是它非常独特的一点。如果你数学成绩考的非常高,被“刁难”的可能性就小了。比如我们初试数学成绩排第一的同学就没有被问到数学问题,而其他同学中,有的居然从头至尾都在回答数学问题。而那些问题更是五花八门。被问到学过的考过的算是很幸运了,但是有些问题,比如“matlab中的求逆运算是怎么实现的”,实在让人为难。我跟导师聊到这个的时候,他都很惊讶:啊?还有这种问题?

  5、做自己
  在准备复试时,有一个问题我考虑了很久,那就是怎么回答“为什么考研/来自动化所”。说真的,想学模式识别这个学科不假,但是真正让我坚定地走上考研路的原因却不是所谓的“兴趣”。我从小都是个争强好胜的人,自尊心也强,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把我远远甩在身后。一个同学考上了数一数二的名校,这件事情给了我非常大的触动,从那一刻起我才真正去思考生命的意义,重新认识和定位自己。我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做井底之蛙,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趁着年轻多努力奋斗,让人生更有意义。这是我的心声,但是我不敢用上面的一段话作为答案,因为这样的理由过于”幼稚“。我尝试编纂一些说的通的理由,可是,那些编造出来的谎言却始终无法让自己相信。自己都不信的话,老师们会相信吗?于是我最终决定,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做自己。

【责任编辑:星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Email予以更改或删除。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下载 学长答疑

微信扫码

资源下载 学长答疑

考研专业课一对一辅导班 考研复试一站通

电话
咨询

在线
咨询

在线咨询:
学姐微信:
布丁考研学姐微信
杨学姐:
19909697326
布丁考研学姐微信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X25年考研交流群